遥遥领先!诺奖“收割机”、全球唯一每年获奖国家美国科学院院长撰文揭示秘密

  近日,美国科学院院长、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玛西娅·麦克纳特(Marcia Kemper McNutt)分析了诺贝尔奖的相关数据,发现

  近年,中美地缘政治的冲突导致科研合作遇冷。不过,两国科学家都期待,未来中美科研合作能够升温,这不仅让中国得到发展,美国更是受益于此。

  今年12月10日,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正式举行。在出席的一众科学家中,我们惊奇地发现,这些杰出的学者或多或少都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  2023年12月10日,伊娃·奥尔森教授为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表演讲,图片来源:诺贝尔奖官网

  物理学奖得主皮埃尔·阿戈斯蒂尼(Pierre Agostini)不仅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物理系的教授,还是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特邀研究员;

  化学奖得主蒙吉·巴文迪(Moungi Bawendi)则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,而路易斯·布鲁斯(Louis Brus)和阿列克谢·叶基莫夫(Alexei Ekimov)分别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教授,美国纽约纳米晶体技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;

  生理或医学奖得主卡塔琳·卡里科(Katalin Karikó)和德鲁·韦斯曼(Drew Weissman),也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;

  经济学奖则得主克劳迪娅·戈尔丁(Claudia Goldin)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。

  在今年的10位诺奖得主中,有8位目前在美国工作。美国是今年诺奖的最大赢家。

  麦克纳特在PNAS的这篇社论中指出,如果我们将视线从横向调整为纵向,不难发现,美国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诺贝尔奖“高产大国”。

  自1901年设立诺贝尔物理学、化学和生理学/医学奖,以及1969年设立经济学奖以来,美国已有368人获奖(不包括和平与文学类别),这一数字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。英国以112人排名第二,德国则有100人获奖。

  更令人惊叹的是,自二战以来,美国几乎每年都能诞生诺贝尔奖得主,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几乎每年都有诺奖得主的国家。

  竖条表示美国在物理、化学、生理学或医学以及经济学类别中每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数量。

  在最能代表科学家成就的高水平奖项诺贝尔奖方面,美国相较于其他国家无疑是一骑绝尘。那么问题来了,美国何以成为诺奖“收割机”?

  二战结束之前,德国的诺贝尔科学类奖位居世界首位,共有39项,排名第二的是英国,共23项,拥有17项的美国只能排第三。

 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,使得美国断层式斩获诺贝尔奖?麦克纳特(Marcia Kemper McNutt)认为,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:

  1969年,诺贝尔新增经济学奖,在55年的时间里,美国共有62位学者获得了该奖项,今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克劳迪娅·戈尔丁就是美国人。

  如果各位对这个数据没什么概念,我们可以横向对比一下排名第二的英国,55年内,英国只有9位学者获得过经济学奖,其他国家的情况就更为“惨淡”了,除美国外,只有10个国家有学者拿到过该奖项。

  可以说美国在经济学奖方面的竞争力有些类似于中国乒乓球的水准,仅靠这一个奖项就拉高了美国总体的诺贝尔奖章数量。

  当然,单单用经济学奖并不能证明美国在诺奖方面的竞争实力,毕竟在1969年以前,美国便在科学类奖项中体现出了不俗的竞争力,于是麦克纳特很快解释了第二个原因:范尼瓦尔·布什(Vannevar Bush)出版的著作——《科学,无尽的前沿》(Science,the Endless Frontier)。

  很多人或许会好奇,一本书的影响有这么大吗?答案几乎是肯定的。从1945年问世以来,在这78年时间内,这本书被认为影响了美国15任总统、包括比尔·盖茨在内的无数行业先驱。它与《独立宣言》、《信用报告》并称为“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三份文件”。

  在这本书中,布什指出了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,即“布什范式”,而这则范式在之后的几十年内成为了美国国家科学政策的重要基础。

  “布什范式”大致可以用两句话概括,即“基础研究是技术进步的先驱”“基础研究的实施不考虑实际结果”。

  麦克纳特之所以认为《科学——无尽的前沿》出版对于美国诺奖的增长有很大帮助,归根到底的一个原因在于该书出版后,美国对于基础研究的投资增长也得到了迅猛提升。正是由于对基础研究的关注和重视,才让美国在诺贝尔科学类奖项中拔得头筹。

  麦克纳特计算了诺贝尔奖得主移民最多的国家百分比后,发现美国获得的诺奖总数排名第一,同时移民诺奖得主的人数也排名第一,其中物理学占33%,经济学占21%。

 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欧洲饱受战火的侵袭,而美国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,因此在二战前后,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选择移民美国,我们熟悉的生物领域诺奖得主中,德尔布吕克(M·Delbrück)、卢里亚(Luria)都是从欧洲移民到美国的学者。

  早期的科学移民热潮配合后期扎实的基础科研环境,让美国迅速成为了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。

  如今,它吸引着大量的来自中国、印度等国家的青年人才,进一步夯实美国的基础科研在全球的地位。也由此,一个一个的诺奖得主从美国诞生,这是一个水到渠成必然结果。

  事实上,中国在诺奖方面的表现似乎有些惨淡。在科学领域,仅有屠呦呦凭借“青蒿素”斩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。也因此,许多人对于中国科学未来发展有些担忧。

  但实际上,我们大可不必如此气馁,获得诺贝尔奖实际上是一个周期性的工作,除了像CRISPR/Cas9技术这类诞生8年就拿到诺奖的极少数个例外,大部分的诺贝尔奖研究往往需要经过十年、二十年或更长时间的沉淀。

  中国在科学研究发展方面起步较晚,近年在以巨大的魄力、庞大的资金发展基础科学。麦克纳特在报告中提到,“趋势表明,中国有望在创新、顶级期刊论文和科学资助等重要指标上超过或已经超过美国”。

  对于,如何培养未来的诺奖级“选手”?或许,我们可以从麦克纳特的报告中吸取一些经验:

  目前,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诺奖得主中移民人数均占28%,世界范围内,诺奖获得数也与移民呈正相关。其中,加拿大最为明显,只有日本和德国因二战等因素比较特殊。

  未来,我国需继续吸引全球人才,同时把基础科学和研究的土壤给培养好,以更优秀的科研环境来吸引优秀人才。

  由于地缘政治的冲突,中美两国科学家的合作项目迎来锐减。12月21日,华盛顿大学生物系的学者罗杰·比奇(Roger N. Beachy rbeachy)和耶鲁大学环境学院学者凯伦·C·塞托(Karen C. Seto)联合发文称,“中美两国需要合作,解决全球重大挑战”。

  这则报告是两位学者在与美国国家科学院、工程院和医学院的一群科学家会见中国的顶尖科学家后的成果。多位学者聚集在一起,共同商讨如何克服僵局,共同解决重大挑战。

  唯有与美国等国家有更多的合作,中国才能够与诸多国家在科学研究方面达成共赢,实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。

  3.影响了15任总统:这本书是美国基础科学与尖端技术强大的密码.深究科学.

  4.关键时刻延期6个月!44年的《中美科技合作协议》到底有多重要?.深究科学.

You May Also Like

More From Author

+ There are no comments

Add yours